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九份二山柱狀溢洪道.功能無礙

       921大地震在九份二山大規模地層滑動後,形成兩個堰塞湖,為防堰塞湖溢堤潰壩,湖水沖入下游南港村聚落釀災,災後先請國軍派員戍守,緊盯嚴守,接著馬上著手固壩工程和溢洪道施作;考量堰塞湖堤壩非固定人工壩,溢洪道也就非傳統的完整水泥建物,而是由柱狀水泥椿排舖組成的階梯是洪道,柱狀椿之間填以大石,外觀和結構都罕見。經過20年時間多次大豪雨的檢驗,證明當初溢洪道的設計沒錯。

       災後,水土保持局接手九份二山堰塞湖災害區治理工作,搜救還在進行便開始挖臨時排洪道,10月完成寬20公尺,深2公尺,長1,450公尺簡易排洪道;2000年4月底,澀子坑湖的湖水滿溢,就乖乖地順著溢洪道排下山。

       接著便著手長期性工程,採取固定土石滑動等措施,在下游興建兩座攔砂壩;溢洪道300公尺較陡的部分,則採取數排柱狀水泥椿間隙填石組合一階層攔砂壩,總共設了9層,以消減泄水的激烈沖刷力度;末端陡坡段,又以坡趾壓重工法,堆疊內裝塊石的貨櫃,以穩定土堤。

       多年來,但凡有堰塞湖溢流,溢洪道都表現穩當,功能無礙,防災效果顯見。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948897
  • 所在地-經度
    120.8482336
  • 是否開放
  • 資料來源
    自撰
  • 撰寫者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曾海山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948897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8482336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