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描述的就是籃城社區藝術家陳仲佑與災後推動的壁畫藝術,他回憶921地震後,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到籃城社區協助災後重建規劃,像水溝拓寬等民生建設,但因為社區意見分歧,進行5到6次會議後仍沒有結果,直到當時里長黃金生推動災後社區營造,將籃城割稻等早期文化保存,並邀請埔里耕藝書畫會謝新龍等藝術家進行村落圍牆彩繪,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農家生活為主題繪製在社區牆壁上,其他包括媽祖遶境、農村俚語等題材也成為壁畫素材。就這樣,籃城社區在陳仲佑與里長等人熱心參與下,每年以繪製1至2面圍牆的方式進行彩繪,累積約30面藝術牆。陳仲佑與里長當初推動圍牆彩繪活動時曾受到來自社區的阻力,因為居民怕牆壁被畫壞掉,大都採取觀望態度,不敢讓自家牆壁成為試驗品,後來大家慢慢從一幅又衣服的壁畫作品看到社區美感,居民不但漸漸接受,還會參與討論壁畫主題,凝聚向心力。
921地震後,籃城社區彩繪也因此變成埔里災後藝術進入社區的成功案例,也成為社區一大特色,更成為籃城居民共同打造的社區識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