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影音是2020年(民國110年)02月22日李騰龍道長於雷成壇接受撰稿人曾子良訪談。「燈篙」分天燈和地燈,這是2020庚子年鷄籠中元祭竪立在中正公園上主普壇前的天燈和慶安宮的地燈。「燈篙」有如陸上的邀請卡,在主要普度會場前竪立,目的是邀請好兄弟前來宴享。
豎燈篙儀式通常在農曆7月11日吉時(約早上卯時)舉行,每年可能略有差異。燈篙的作用等同於霓虹燈招牌、旗幟,具有邀請的意涵。一般的家普、公司行號普度或地區的街普不會特別豎立燈篙;但鷄籠中元祭是全市普度活動的代表(公普),所以主普姓氏會在主要辦理普度的「慶安宮」與「主普壇」豎立燈篙。
相傳燈篙越高,招自四方的好兄弟也就越多,準備的祭品也必須更豐盛;因此,鷄籠中元祭用的燈篙是有定制的。燈篙所選用的竹子,必須是大葩尾,高三丈六尺,且粗細必須適中,否則容易折斷,因此輪值主普的宗親會必須半年前就著手選竹(一般到竹山),且有固定的儀式。
燈篙可分為「天燈(日升夜降,邀請神明)」與「地燈(夜升日降,邀請好兄弟)」兩種,同一處均需設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