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慶安慶安宮媽祖助戰傳說

       戰爭對平民百姓而言,不僅是生命財產的傷害,更是內心的恐懼,常常藉由祈求神明保佑尋求內心的安定。

       基隆慶安宮的歷史與基隆的開發密切相關,建廟於1780年(乾隆45年),1815年由虎仔山移建至市中心今址。清法戰爭期間,法軍佔領市區,慶安宮也遭法軍佔領數月,幸未破壞,卻也留下媽祖預言的事蹟。

       根據1915年(大正4年)岩瀨六藏的《基隆公學校長報告》中,田野蒐集有關慶安宮媽祖與戰爭有關的記載二則:一、明治十七年(光緒10年,1884年)清佛戰爭之際,一夜有一美女,叩林某門曰:「我慶安宮媽祖,你與鄭某合力速遷移到安全處避難。」言罷便消失。林某與鄭某二人卜後,攜神像至五堵停車場避難,翌日,法軍果如媽祖所言佔領基隆市區。二、明治十六年(光緒9年,1883年)討伐大魯閣蕃之際,基隆地方參加戰役者中,多人負傷或生病,彼等看見媽祖乘船前來加護,相信是媽祖顯靈護祐之神蹟,慶安宮與城隍廟為基隆人氣最盛的廟宇。

       慶安宮主祀媽祖,又稱「基隆媽」,二次大戰末期,基隆為日軍事重要港口,成為美軍轟炸的目標,據基隆仕紳所言,彰化南瑤宮開基三媽曾顯靈,化身為婦人,在空中以裙擺接住炸彈,保佑基隆地區信眾生命安全,故至今慶安宮每年均恭迎開基三媽赴基隆慶祝壽誕,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基隆市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參考資料
    《基隆公學校長報告》,岩瀨六藏,大正四年出版,頁4-5
  • 資料來源
    照片來源:安嘉芳拍攝,2020.12.01
  • 撰寫者
    安嘉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