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步口看架斗栱

        看架斗栱是不從柱子上伸出的斗栱,它騎在樑枋上,前後各伸出一段,好像挑扁擔一樣,支撐前後的屋頂重量。這種斗栱並非水平,而是帶斜角,因而清代宮殿式建築稱它為「溜金斗栱」,指出它傾斜的尾巴伸到金柱方向。

        陳應彬最常運用以多隻螭虎重疊的看架斗栱,螭虎有的吊首朝前,有的回首顧後,似乎像家庭成員在聚會,體現溫暖的趣味。

        在北港朝天宮、大龍峒保安宮、臺中林氏宗祠及豐原慈濟宮的前殿步口廊,皆可見到非常精美的「步口看架斗栱」。

基本資訊

  • 別名
    補間鋪作、虛架、平身科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參考資料
    梁思成,《清式營造則例及算例》,北京:中國營造學社,1934。 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台北市:遠流,2003。
  • 撰寫者
    李乾朗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