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龍峒保安宮蝴蝶銜磬牌窗

大龍峒保安宮蝴蝶銜磬牌窗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大龍峒保安宮蝴蝶銜磬牌窗

        高大的寺廟與山牆的「脊墜」通常兼具裝飾與通氣雙重作用,如此可以排出殿堂內的香煙與熱氣。大龍峒保安宮大殿的通氣窗設計成蝴蝶銜磬牌,且尺寸巨大,為臺灣最大的磬牌窗之一,值得我們細加欣賞。

        如果回溯源流,「脊墜」在古代稱為「懸魚」,係屋頂兩側的構件,至後代漸漸轉為裝飾化,成為山牆上具象徵祈福納祥或辟邪驅魔之構件。

        臺灣古建築上最常見的脊墜為花籃或磬牌。一般都以泥塑製作,略微浮出壁面。大龍峒保安宮大殿所見到以蝴蝶銜住大磬牌,磬牌以綠釉花窗構成,邊緣還飾以雙螭栱護,表面上彩,顏色以黃、青、朱三色為主,並化色,作工極考究。磬牌本為古代樂器,發出清脆樂聲,並有大小之分,擊之可發出高低樂聲,重要祭典場合用之,臺灣廟宇山牆採用磬牌裝飾,「磬」除了諧音為「慶」之吉祥寓意外,應也暗示著崇高祭祀之象徵。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中華民國文化資產維護學會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資料來源
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台北市:遠流,2003。 李乾朗,《大龍峒保安宮建築與裝飾藝術》,台北市:台北保安宮,1997。
撰寫者
李乾朗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