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97台北縣美展《河流—新亞洲藝術.台北對話》畫冊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展件「河戀」作品圖錄

1997台北縣美展《河流—新亞洲藝術.台北對話》畫冊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展件「河戀」作品圖錄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1997台北縣美展《河流—新亞洲藝術.台北對話》畫冊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展件「河戀」作品圖錄

1997年台北縣美展的主題為《河流—新亞洲藝術.台北對話》,本文收錄內容為陶亞倫在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展出的作品圖文說明。其作品為〈河戀〉(材質:鐵、廢機油、馬達、人體感應器、木板),規劃構想「我用渡船頭木橋作為引言,陳述的是人類與河流之間的戀情。河環繞著人類生活,孕育了文化,展開了文明。我希望強調的也就是『人與河之間的不可分割性』。在『河戀』中,悠長的木橋,有碼頭分處兩端,一為黑河,一為枯水及廢舟。宛如舟離開水的滋潤而成為槁木,而黑水盼望著小舟投向懷抱,慢步在等待著,如同一對感情糾結而愴然相對的戀人。當舟中的黑水已乾涸,而黑河孤獨的背影跼蹐其中,此時舟已逝去,而水亦老矣,唯存濃稠污穢的血液在遲緩的身軀中,隱隱挪動。」


貢獻者-角色

主辦單位:台北縣政府;協辦單位:伊通公園,竹圍工作室;策劃單位: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帝門藝術教育基基金會;贊助單位:美國亞洲文化協會,日本交流協會,日本資生堂,香港藝術發展局


貢獻者-名稱

陶亞倫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其他
建檔單位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撰寫者
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創作者
陶亞倫,陳志誠,晶矽族群,顧世勇,林慧如,季鐵男,徐瑞憲,王文志,林漢鼎,劉時棟,周成樑,陸培麟,池田一,武民新(Vu Dan Tan),王純杰,于逸堯,蔡仞姿,蒙田‧布馬(Montien Boonma),席德‧席勒達瓦(Sid G. Hildawa)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1997/10/04 ~ 1997/11/02

出版日期
1998/04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檔案授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