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寺廟手繪彩瓷裝飾

        彩瓷用在建築上盛行於1930年代,早在十九世紀末,臺灣的洋樓開始出現彩瓷,淡水英國領事館地面使用英國進口的彩瓷(Majolica Tile)。至二十世紀初,有些民宅也貼彩瓷裝飾,澎湖民宅的屋脊與牆面多可見之。後來又從日本引進多種圖案的瓷磚,豐富了1930年代的臺灣建築。

        但以手工彩釉來製作瓷片的要遲幾年才出現,這是畫師在已燒好的白瓷上作畫,再進窯燒第二次完成。出身臺南的著名畫師如陳玉峰、洪華、蔡草如及潘麗水皆留下這類作品。臺南一帶出現較多的大山或天山彩瓷,這家廠商多聘請著名畫師為其作畫。本圖為1968年(民國57年)作品,主題為「富貴萬年」,「春園競艷」。其構圖嚴謹,設色典雅,為同類作品中之佳作。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相關人物
    陳玉峰、洪華、蔡草如、潘麗水
  • 資料來源
    李乾朗,《臺灣廟宇裝飾》,宜蘭縣:國立傳藝術中心籌備處,2001。
  • 撰寫者
    李乾朗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