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北港朝天宮-建築與裝飾藝術》

        北港朝天宮歷史悠久,始於康熙年間的基礎,歷經乾隆、嘉慶、咸豐年間之修繕與擴建,規模逐漸擴大。在寺廟裝飾藝術表現上,更透過大木、石雕、泥塑、剪黏等各路名匠的手藝來展現。

        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出版之《北港朝天宮-建築與裝飾藝術》一書,由燕樓古建築研究室負責執行製作,北港朝天宮董事會計劃發行。初版發行時間於1993年(民國82年),時逢北港朝天宮創建三百年之際。著者古建築學者李乾朗將本書透過圖文並茂的呈現,以深入淺出方式分析北港朝天宮的建築格局、木雕、石雕、剪黏、交趾陶與彩繪等裝飾藝術。

        北港朝天宮不僅是一處香火鼎盛的宗教聖地,同時也蘊含著豐富的建築裝飾藝術之寶藏。透過本書的研究調查,以及政府推動文化資產的保存與發揚,期望將北港朝天宮悠久的歷史淵源與藝術表現保留並呈現於信眾之前。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李乾朗,《北港朝天宮建築與裝飾藝術》,雲林縣: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1993。李乾朗,《北港朝天宮》,台北市:雄獅,1992。
  • 撰寫者
    蔡茹姻
  • 創作者
    建築史研究者、臺灣寺廟研究者;提供者:李乾朗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