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古建築包括原住民建築、漢式傳統建築及日式建築,以往對於匠藝的研究非常缺乏文字佐證,只能自建築物加以探索分析。自1970年代以來,持續進行臺灣建築研究的學者為李乾朗,其著作中有關臺灣傳統建築匠藝的論述,被視為臺灣建築匠藝之研究基礎。
1979年(民國68年)出版的《臺灣建築史》一書,以斷代史方式論述荷西、明清、日治、民國各時期的建築風格特色,呈現1970年代蒐集之資料及台灣建築風貌,為臺灣第一本建築史。
1995年至2008年出版的《臺灣傳統建築匠藝》一至十輯,系列書中共收錄129篇古建築匠藝討論為主題的單篇小論文,總字數約100萬字,圖照2000張以上,並附錄古建築及匠藝術語。
2003年出版的《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為李乾朗30年田野調查成果之總整理,係將訪談臺灣本土匠師之用語加以整理並學術化後建構知識體系,書寫成約2700個詮釋詞條,收錄1000張手繪建築線圖與歷史圖片,並附錄1387-2001年「臺灣古建築大事年表」,為第一本圖解式的臺灣古建築工具書。
2010年至2019年出版的臺灣文化資產進階講義叢書,如《台灣傳統建築大木結構講義》、《台灣傳統建築石構造講義》、《台灣傳統木匠工具講義》、《台灣傳統建築屋頂構造講義》、《台灣古建築構造技藝與文化講義》等,亦為解析傳統建築匠藝之圖解式工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