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朴子配天宮神轎

朴子配天宮神轎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神轎為神明的座車,當神明出巡繞境時,即坐在神轎中,抬轎者有四人或八人之規格。神轎也分「文轎」與「武轎」,武將神明出巡坐武轎。臺灣寺廟大都備有精美木雕神轎,例如北港朝天宮即有1908年(明治41年)出自陳應彬手藝的六角形神轎,這座精美絕倫的媽祖轎曾得到大獎,成為北港朝天宮之寶物。

        嘉義朴子媽祖廟配天宮也擁有古老的精美神轎。它為四方形四角攢尖式頂,屋簷四邊及四角懸吊筒,四隅樹立木雕龍柱,似乎暗喻四海龍王護衛。依所定年代為1891年(清光緒17年),時在乙末割台(1895年)之前五年,應是清代臺灣最後一批神轎,有其歷史意義與藝術價值。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朴子配天宮神轎 / 撰寫者:李乾朗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中華民國文化資產維護學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648711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中華民國文化資產維護學會
資料來源
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台北市:遠流,2003;席德進,《台灣民間藝術》,台北:雄獅,1974。
撰寫者
李乾朗
創作者
鑿花木匠;拍攝者﹔李乾朗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清朝光緒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