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朝天宮源自1694年(清康熙33年)由佛教禪師樹壁和尚從福建湄洲所供奉之天后聖母神像,因當時早期來到臺灣移民留下的樹壁和尚,其遂成為北港朝天宮第一代的開山住持,並於1700年(康熙39年)由居民合力建廟供奉。
今北港朝天宮後殿天井有件重要石碑,為「重修諸羅縣笨港天后宮碑記」,落款為1775年(清乾隆40年)大修竣成之時。此碑記錄北港朝天宮於1750年(乾隆15年)時受到笨港溪氾濫的波及,故由第二代住持能澤和尚主持修繕,以及當時笨港縣丞薛肇熿與貢生陳瑞玉等人捐資協助重修之事。對於北港朝天宮具有相當重要的歷史意義與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