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三霄排九曲黃河陣

        陳應彬與王益順所設計承建的寺廟石雕或木雕的主題多取自《三國演義》與《封神演義》,這種流傳千年以上的老故事,具有很豐富的想像力,且多屬忠孝節義情節,具教化意義,因而寺廟多善用之。

        《封神演義》內容為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紂的歷史故事,內容充滿神仙妖魔爭鬥情節,人物個性突出,很適合作為藝術表現題材,因而成為石雕或木雕的常見題材。

        近百年臺灣寺廟藝術特別強調雕刻,幾乎無處不施雕,雕刻的捐獻者也被雕上姓名,吸引善男信女支持寺廟牆垛或樑柱上的雕刻藝術。《封神演義》中被引用最多的主題,例如:渭水河姜太公釣魚—寓意「聘賢」、子牙西岐會四聖—寓意「正邪之分」、準提道人收孔宣—寓意「因緣」、黃飛虎反五關—寓意「不仁不義」、三霄排九曲黃河陣—寓意「正邪之分」。

        實例可在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中見到「三霄排九曲黃河陣」,有三位仙姑雲霄、瓊霄、碧霄,設下九曲黃河陣天陣,要謀取姜子牙及黃天化、楊戩、金吒等性命,雙方大戰,最後由元始天尊破陣營救解危。這樣有趣的情節,神仙人物出場眾多,就成為雕刻師手中呈現出來的傑作,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這堵員光木雕出自鹿港著名木雕名師李松林之手,被譽為其早期佳作之代表。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李乾朗
  • 資料來源
    野崎誠近,《中國吉祥圖案》,古屋書屋,眾文圖書出版,1981年。
  • 保存者/保存團體
    陳應彬、王益順、李松林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