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佛寺與道廟書卷石雕比較

        臺灣古建築無論是宅第或寺廟,自古以來即有在窗楣或門楣之上安置書卷形裝飾之傳統,民宅多以彩塑表現之,例如建於清末的淡水忠寮李舉人宅或大龍峒保安宮護室,皆可見到門楣之上安置書卷裝飾。

        二十世紀初,溪底派王益順在臺灣主持改築的寺廟中,艋舺龍山寺、新竹都城隍廟及南鯤鯓代天府,可見到以石雕表現書卷,並且在書卷上雕出文詞,言簡意賅,被認為是合理之設計。

        此處我們比較艋舺龍山寺與南鯤鯓代天府的石雕書卷,艋舺龍山寺為佛寺,書卷造型簡潔,上書「慈航」二字。南鯤鯓代天府為道廟,書卷兩側多出二位仙童手持卷軸,中書「鯤池」二字,四周的雕飾繁多,也彰顯佛寺之清雅與道廟之華麗,兩者在藝術表現之差別。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李乾朗
  • 資料來源
    李乾朗,《艋舺龍山寺調查研究》,台北市政府,1992;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台北市:遠流,2003。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