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莊武男的垛頭圖案

          莊武男為近代臺灣彩繪界作品具高水準的匠師,他所繪的垛頭圖案種類繁多、結構嚴密且構圖複雜。常運用的垛頭圖案元素大致可分成螭虎、蝴蝶與蝙蝠、花卉、佛光、卷草與如意草等。

          螭虎在莊武男垛頭圖案的表現中,造型變化多樣,身體有時會轉化成花草紋,並以螺紋纏繞等方式,使其嚴密而有力。並常使用兩隻螭虎上下對稱的構圖呈現,使其成對出現,且兩尾作交尾狀,以如意環勾起來。蝴蝶或蝙蝠元素的應用,則取其諧音「福」。莊武男亦常將蝴蝶與螭虎並用,將螭虎的角或腳與蝴蝶的翅膀互相勾在一起,形成極為繁複且嚴密的圖案。花卉在莊武男所繪的垛頭中,常以盛開的牡丹花或蓮花佈置在垛頭中央呈現。佛光在莊武男的作品中則以每道光芒呈放射狀並用有如彩虹般的不同顏色表現。卷草與如意草則常作為配角,置於螭虎、花卉等主體周邊作為襯托或填空之用,更時常結合如意紋等,隨空間變化而達到裝飾效果。

         在臺北孔子廟的彩畫中,如意、螭虎、蝙蝠等主體,互相纏繞轉化與變形,形成華麗的垛頭彩繪表現。而臺北行天宮的通樑垛頭作品中,也可見莊武男大量以垛頭中心繪製菊花、螭虎、蝙蝠等主題後,周邊輔以如意紋草、如意勾或加大板線作為裝飾的表現手法。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蔡茹姻
  • 資料來源
    李乾朗、詹碧霞,《滬尾文星莊武男作品集》,新北市:莊武男(文星),2014。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