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吳海同最拿手的看架斗栱

         看架斗栱是一種組合式斗栱,它不從柱子伸出,而是騎在樑枋之上伸出,因而除了負擔部分重量傳遞之外,具有一些裝飾作用,較考究的殿宇才會出現「看架斗栱」。

         看架斗栱可以連續成列,我們可以看到數十組斗栱縱橫交織,非常壯觀。吳海同為臺北新莊的大木匠師,他是清代新莊名匠曾文珍的高徒,曾追隨師父修建新莊慈祐宮與新莊廣福宮。

         吳海同在1936年(昭和11年)與王益順徒弟王樹發共同修建鹿港天后宮,兩位著名的大木匠師合作。王樹發建造前殿,吳海同承造正殿,兩人風格不同,由此後人可以欣賞不同的匠藝表現。吳海同在正殿內牆作出他最拿手的看架斗栱,大約每隔三尺即伸出一組斗栱,且作螭虎栱,有的昂首,也有的回首,變化多端,被視為傑作。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李乾朗
  • 資料來源
    李乾朗,《臺灣傳統建築匠藝八輯》,台北市:燕樓古建築,200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