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應彬除了設計寺廟之外,他也擅長小木及雕刻工藝,著名的北港朝天宮至今仍保有他在1912年(大正元年)所作的神轎,神轎妥善地收藏在朝天宮的文物館內,可供人參觀欣賞。
臺灣的道教宮廟或民間信仰廟素有主神出巡遶境之傳統宗教活動,因此神轎的製作也頗受重視。日本統治的50年中,曾舉辦神轎製作競賽,也促進神轎工藝的提升。
神轎也稱為「神輿」,是神明出巡的乘具,小者由2人或4人扛挑,大者由8人扛挑。北港朝天宮這座神轎為六角形,屋頂為六角重簷,上面鼓起圓形盔頂,看起來更為玲瓏,這種帶屋頂的神轎也稱為「文轎」,另有一種不帶屋頂者,被稱為「武轎」。
陳應彬製作的的這頂媽祖坐轎,其細部構造仿造建築物,屋頂雕出筒瓦,屋脊起翹,屋簷下有斗栱,也有龍柱,窗子為書卷形,柱子外有欄杆,外觀很像一座小涼亭。更有趣的是轎子兩側雕張口龍頭,可使木槓穿出,以利轎夫抬轎。精美的木雕也暗藏「朝天宮」三字,這座神轎是陳應彬的傑作,也是臺灣寺廟神轎文化的重要資產。神轎中可見陳應彬巧妙運用螭虎造型變化出「北港朝天宮」五字。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