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柱法是指利用較粗大樑木跨過原本應有柱子的地方,直接搭在另一根柱子之上的作法。
中國建築自元代起常出現所謂「減柱造」及「移柱法」,其目的無非是想獲得理想的室內空間,而將結構改變來遷就機能,如鹿港龍山寺山門屋簷每個翼角之下原應使用四根柱子,但減去一根簷柱,並將金柱外移,形成「品」字形柱組,故四個翼角共用12根柱子,乃減柱與移柱並施,使空間更為開敞流暢。
新竹都城隍廟的兩廊亦使用減柱法(如圖),使空間動線更為流暢,視野也較為開闊。另外,為了減去某支柱子,必要加粗大樑,也常使大樑上增加「瓜柱(即童柱)」,臺中霧峰林宅花廳正堂可見實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