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移柱法

        移柱法指挪移柱位,使室內空間作較理想運用的作法。

        如彰化節孝祠將正堂神龕之前的兩根「後金柱」順著壽樑方向左右各移了1公尺,可使神龕內所有牌位皆容納在祭拜者視角之內,不受柱子遮擋。

        這種作法較常見於三川殿,為了獲得較寬的步口廊,將前金柱向內移,使裝置門扇的排樓面與金柱重合。因此當我們跨進門檻後,只能看到獨立的後金柱與後簷柱,大部份臺灣寺廟的三川殿皆採用這種棟架,如圖片中的臺南南鯤鯓代天府前殿即採用移柱法。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李乾朗
  • 資料來源
    宋朝李誡,《營造法式》,台北:聯經,1978。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