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水掛的設計與畫法

         寺廟的屋頂有一定的斜度,以利排洩雨水,如在下雪的地方,也不會使雪積太厚。因此,屋頂斜度之設計極為重要。大木匠師在繪製寺廟的棟架時,首需考慮其斜度、高度及長度,這三種尺寸構成「坡度」,被稱為「水掛」。

         水掛的設計,要依殿宇之規格而定,大殿為供奉神明之所,它的斜度大,而兩廊或護室的斜度要減少。

         水掛的畫法以水平尺寸為分母,升高尺寸為分子。例如3/10表示每10吋升高3寸,但寺廟屋頂要用曲面,因而從簷口向上逐漸加大比例,從3/10漸升到4/10,最靠近屋脊處可加到9/10,幾近於四十五度,匠師稱它為「加九分水」。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李乾朗
  • 資料來源
    宋朝李誡,《營造法式》,台北:聯經,1978。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