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03年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原促會)帶領部落教室的代表們前往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潭伊達邵參訪邵族自力造屋實景,由「邵族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巴努•嘎巴暮暮解說。
2000年時謝英俊建築師在許多場合多次分享他的團隊於南投縣魚池鄉邵族取用在地建材「竹子」與輕鋼架、不織布等材料進行「自力造屋」的經驗,人人都可加入施作,材質可以回收,也易於修改和重複使用。除了「自己蓋自己的家」,以工代賑解決失業問題,同時也是凝聚部落共識的過程。
當時許多其他部落的原住民認為立意雖好,但對於這樣的建築體保持觀望態度,直到家屋完成數量越來越多,南投縣仁愛鄉、信義鄉的族人也逐漸有信心,便在原促會的帶領下一同前往觀摩。
「邵族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巴努•嘎巴暮暮分享當時人口數不到600人的邵族,除了不靠政府補助而自力造屋,也努力正名為法定原住民族、恢復傳統歲時祭儀,並與文史工作者簡史朗一起製作母語教材等,在921震後反而是邵族開展自我認同的時代契機。
這次觀摩之後,部落教室工作人員表示邵族921災後重建的案例能讓他們感受到「有原住民同胞在努力實踐」的踏實感,對於日後部落教室在執行課程上,將更有原住民主體性與能動性的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