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埔里大肚城手工藝學習與整理

前3張照片拍攝於2003年11月前後,在大肚城公廳進行手工藝學習課程,希望為921地震災後重建尋找微型創業的出路。事實上,拍瀑拉族大肚城聚落在忙亂的921災後救助工作之時,也須天天面對居民為重建家園而艱苦無助的景象。由於原有的生活經濟架構與運作方式已被嚴重破壞,如何為未來生計預作打算,是亟需處理的重要課題。此時,具有文化特質的手工藝產業,其簡易創業方式被認為是比較可行的災後產業發展方向之一。因此,大肚城不時安排手工藝相關知識與技能,讓工作團隊成員及聚落居民能勉力學習。

大肚城曾經嘗試的聚落產業方式,包括栽種咖啡苗、製作青草茶包、醃製李子酒及梅子酒、灌製紹興香腸等等,均是可以快速產製的本土商品,讓學習者在災後生活裡,過得比較充實和踏實,並且能對未來的生活想望充滿生機。

在這些過程中,最讓大家興致勃勃的,莫過於新創的「棉貼」手工藝產品,這是以棉紙黏貼為基準的手工藝表現方式。透過手工藝學習,大肚城團隊成員們創作各式各樣的工藝產品(如圖示),藉此作為大家未來成立文化產業工作室的創業基礎。

基本資訊

  • 地點-地址
    大城路18號
  • 地點-縣市區
    南投縣
  • 撰寫者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張麗盆、劉寶雯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自撰
  • 地點-緯度
    23.9720395
  • 地點-經度
    120.9589304
  • 時間起
    2004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