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以工代賑的婦女力量照顧聚落兒童

這2張照片拍攝於2003年,在大肚城聚落街道和公廳活動中心,多名申請「以工代賑」的聚落婦女,正在陪伴孩子騎單車出遊和加強課後輔導,成為兒童照顧的生力軍。事實上,921震災造成埔里各級學校的嚴重損害,青少年學習課程已見困難,兒童的教育問題更大,學校多已無力兼顧校園重建與關照孩子生活的工作。拍瀑拉族大肚城聚落自2003年起,立即申請「以工代賑」計畫,以婦女為主力團隊,一肩挑起兒童課後照顧和生活陪伴的重責大任。

大肚城聚落「以工代賑」計畫,主要項目之一是兒童照顧面向,以定時定點方式協助以下工作:(1)督導孩子在下課時間準時報到安親班,並在假期辦理各類相關活動;(2)帶領聚落各年齡層兒童參加嬉戲與出遊活動,例如:騎腳踏車、抓大肚魚、認識生態、造訪老樹和兒童秘境等等,並分享兒時趣味生活的快樂點滴;(3)督導及協助「兒童擂鼓隊」順利運作與持續精進學習。

當時也曾發生一段感人故事,一名「以工代賑」婦女自掏腰包,載一位沒有母親照顧的弱勢兒童去買鞋,才讓他願意參加擂鼓隊訓練。

埔里921災後重建時期,政府主推「以工代賑」協助災民和災區的復甦。大肚城聚落便運用婦女力量來照顧聚落兒童,收致良好成效,成為埔里921重建經驗的代表性案例。

基本資訊

  • 地點-地址
    大城路18號
  • 地點-縣市區
    南投縣
  • 撰寫者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張麗盆、劉寶雯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自撰
  • 地點-緯度
    23.9720395
  • 地點-經度
    120.9589304
  • 時間起
    2003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