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金門民宅與防空洞

圖中一位女孩站在已修繕完成的兩戶民宅和防空洞之前,女孩後方的民宅上寫有「一九六○年度補助修復」的字樣,防空洞上方也繪有「中美友誼」的標誌。自國軍進駐金門與大陸隔海對峙後,金門已成前線,隨時可能發生戰事,因此民眾對於防空(砲)洞向來很重視。早期構建之壕洞並非全然理想,自民國四十七年(1958)八二三砲戰以後又加強構建。當時金門獲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與美國國際合作署駐華共同安全分署新聞處長哈梧德(吾德)向安全分署洽商,訂立緊急計畫,籌建學校及民間防空(砲)洞千餘座,同時修繕被砲火擊毀的民房及學校校舍。金門在獲得經費挹注下才能得以展開復建工作,本圖所見者即為其眾多成果之一。[參見《金門縣志》〈大事志〉、〈兵事志〉,中華民國八十年(1991)增修]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 出版者
    行政院新聞局
  • 其他貢獻者
    農復會
  •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1961/典藏日期:1975-01-16
  • 作品語文
    中文
  • 全集/系列名
    行政院新聞局老照片
  • 相關地點
    台灣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