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影音是2020年(民國109年)12月13日謝源張先生,於雞籠文史協進會會館接受撰稿人曾子良訪談。照片是林姓宗親會「迎斗燈」後斗燈安奉慶安宮的情形。
鷄籠中元祭15姓組的斗燈,構造大致相同。都分天、地、人三壇,各壇放置的物品也都一樣,雕刻非常精緻,都是難得的藝術精品;特別是物件背後所代表的深刻意涵,絕對不是今天機器一體成型的雕塑品可比擬。
謝源張老師一再地提醒大家,要注意看各宗親會斗燈上涼傘下的木桿,每枝都是彎彎曲曲,大小不均。原來它是用漂流木做的。唐山過台灣,歷經千辛萬苦,好不容易在此建立家園。先民要後代子孫珍惜幸福,記住苦難,所以都用漂流木做傘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