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周益記酸枝雕花嵌螺鈿雲石太師椅

跟周益記酸枝雕花嵌螺鈿雲石太師椅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周益記酸枝雕花嵌螺鈿雲石太師椅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周益記酸枝雕花嵌螺鈿雲石太師椅

酸枝雕花嵌螺鈿雲石太師椅雖稱椅,但基本構成為兩套「一桌二椅」為一組太師椅。有靠背帶扶手座椅與椅面約一半大的茶几,外型壯碩厚重,雕刻裝飾繁複華麗,為周益記的家族收藏品。照片上的椅仔衫的圖案是博古圖,用金蔥線縫製,且有左右對稱的兩件成對。平常太師椅不需要布坐墊,但套上椅仔衫後則需要在作面上鋪上布坐墊,家人以日語發音「CUSION」稱之,才能將椅仔衫平整的固定在椅面上。

周益記是新竹北門大街上現存傳統建築中,唯一非長條街屋型態的建築。此宅購置自李陵茂家族李雪樵,李家老宅在周益記斜對面,曾是三合院的大厝。這套太師椅購入時間不詳,周益記宅內原有五組。因於張德南所著「北門大街」一書中,一張李陵茂本家照片內,有與周益記宅中外觀完全一樣的太師椅,且購屋契約中言明「門窗家具等均在賣渡之內」。因此推測可能原為李家之物賣渡給周家,也可能在同時期,也就是1923年購屋整修至1926年入住這個時間點購入。周家共有五組一模一樣的太師椅,一組為兩套一桌二椅。

周友達回憶,過年前大掃除時,祖母陳寶釵會要求子孫,以毛巾抹布貫穿雕刻孔洞清潔擦拭。並於除夕年夜飯後,取出家人稱「椅仔衫」的金蔥繡紅衣,披覆於太師椅上,直至元宵祭祖後再取下收藏。這款太師椅通常成為重要的空間擺設之一,也是老屋與家族的生活記憶重點。比如陳寶釵在接待佃農繳納田租時,雙方都是坐在大廳太師椅上。此時八椅四几構成的大廳空間,就是相當合宜的場面,頗能顯現大街上的家族氣派,此景維持到1970年代後期陳寶釵移住台北為止。太師椅只會在過年的時候穿上「椅仔衫」,除夕夜吃完年夜飯,陳寶釵會拿出椅仔衫交給孫輩為太師椅穿上,一直到元宵節吃過湯圓,代表過年期間結束,阿嬤會再收起椅仔衫。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台灣周益記文化遺產永續發展協會
撰寫者
周益記
創作者
不詳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年代不明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尺寸
座椅寬61.5公分,高101公分,深46公分;茶几寬30公分,高80公分,深41公分
材質
酸枝塗覆深色漆,以貝殼裁切成片填嵌,靠背或坐墊填入雲石。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