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佬佬的橘子園

虞際唐佬佬隨著「雲南反共救國軍」加入泰緬孤軍部隊於1953年第一批來到台灣,幾年後退伍,當時與幾位雲南老鄉,輾轉來到花蓮縣光復鄉大全村光復溪河岸地。當時開墾山丘地於光復鄉大興村河岸地邊緣山間,集體開墾安頓共食。同樣類似佬佬與同輩老鄉們的散居社會東部社群,因家庭組合及大環境衝擊下,散居流離於花蓮(壽豐、光復、豐濱)、台東(東河、成功、長濱)等,除領取少數生活補助費之外,以畜牧業及種高經濟作物(香茅、果樹等)為生。移居光復河岸地山間的老鄉大多以高經濟果樹為主要收入。

本張照片為於虞際唐的太太彭學古及媳婦彭述華,帶著3位小朋友,來到佬佬開墾的山丘地做遊憩踏青,當時種了1-200棵的柑橘果樹,正好是結實採收之際。後來因應經濟需求,轉作檳榔與其他作物,原本的橘子園已淹沒於荒煙蔓草之間,卻是家族兒時的深刻記憶。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撰寫者
    羅紀彥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