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里地區的完整蝶況調查,是在921災後重建期才逐步建置的,這繁複過程就如照片所示,經過工作討論會、人員培訓、認證考試和戶外教學等關卡,在一群同好堅持努力下,才撐過了初創期的艱辛挑戰。
埔里地區的蝴蝶種類、數量、產業及國際知名度,普遍受到廣泛認同,但早期資料多由昆蟲愛好者及研究者的零星採集與紀錄累積。有固定調查路線、時間、人力與方法而進行的系統調查,是921地震後才開始的。2011年,由文建會、林務局、特生中心、新故鄉基金會和其他相關單位的輔導和補助,在彭國棟和邱美蘭等10多位蝴蝶愛好者的參與下,共同籌辦「再現埔里蝴蝶王國計畫」的人員培訓、系統調查及地方說明會。2011年4月開始年度調查,陸續完成觀音、彩蝶、本部溪、南山溪、凌霄殿、能高、種瓜坑、水上、中坑及鯉魚潭等10條步道、共120次的每月調查;累積記錄蝴蝶210種,其中弄蝶科34種、鳳蝶科23種、粉蝶科20種、灰蝶科48種、蛺蝶科85種。
這階段的前二年,是最艱辛的初創期,人力及資源較少,但在大家合作下獲得豐碩成果,各路線的調查資料很具體地呈現埔里近郊步道,在歷經921地震後的蝴蝶種類與數量狀況,提供發展生態旅遊及找回蝴蝶王國新榮景的重要資訊,也開啟後續長期調查與保護工作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