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紙廠的經營非常仰賴在地勞動力,而人才培育是廣興紙寮長期以來的經營策略,久之遂培養出員工對廣興紙寮的忠誠度。這也是為什麼921地震後,廣興紙廠的員工願意留下來跟隨店主黃煥彰的腳步和理念,堅持維護傳統手工造紙的無形文化資產。
林慶堂,1947年生於埔里鎮水頭里。國小畢業後,曾從事多項工作,後來由於父親過世,繼承了家中的農地,就以耕種茭白筍與甘蔗等務農為生。1982年35歲左右,偶然中觀看了紙漿搖盪成紙的抄紙過程,遂對抄紙心生興趣,獲兄長經營的紙廠同意讓其習藝抄紙。這時期,林慶堂每於農忙完畢,就馬上前往紙廠學習抄紙,於此奠定抄紙技藝的基礎。不過,正當林慶堂開始掌握抄紙的要領技巧不久,就隨舅父前往沙烏地阿拉伯從商數年。返國回到埔里後,先投入當時埔里較興盛的手工藝外銷加工業3年,外銷業結束後又回家務農。
直到1993年46歲左右,林慶堂才再次進入造紙業,靠著曾經熱衷習得的抄紙基礎,至新光華紙廠擔任抄紙藝師。1999年921地震後,他才在大環境的不安與混亂之中,轉至廣興紙寮抄紙至今,已累積有20多年的抄紙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