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廣興紙寮的空間文化

       廣興紙寮由於紮實的文化根基和觀光產業轉型,其健全的體質較能不受921地震劇烈影響,而能按部就班地展開系列新創工程。

       廣興紙寮從創立以來,因產業策略的不同,歷經多次的空間改造,成為埔里紙產業變遷的痕跡與縮影。廣興紙寮的空間場域,主要劃分成四大類型:(1)造紙生產空間:是以造紙的流程為主,所配置形成的空間單元,分為原料處理室、打漿區、抄紙區、壓紙區、烘紙區、成紙整算出貨區等,另設有ISO22000認證的菜倫紙生產工坊;(2)產業觀光空間:廣興紙寮從1996年開放產業觀光,新增紙文化展示區(包含埔里紙產業文化館、造紙植物生態區、造紙原料展示)、紙藝品販賣部、造紙體驗教室(含抄紙體驗區、烘紙體驗區、拓印、紙藝區);(3)紙樂文創區:1999年921地震後,廣興紙寮啟動振興重建,推動紙藝新文創行動,新闢設自然造紙創庫、菜倫紙店及台灣手工紙店;(4)住宅空間:廣興紙寮位於埔里愛蘭台地上,展望視野極佳,臨近紹興酒泉及埔社黃望家古厝,社區極為美麗。廣興紙寮還保存傳統三合院古厝,庭院植有珍貴花草及近百年台灣柏樹,充滿人文風情,更可以走入一探台灣造紙人的生活情態。

       廣興紙寮的空間文化群落,貼合著時代脈絡持續更新演替,可說是一座活的台灣紙產業博物館。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陳義方
  • 資料來源
    自撰、參考: 黃煥彰口述、劉秋蘭整理,《廣興紙文化研究》
  • 所屬族群
    其他
  • 所屬族群說明
    漢族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