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哀感謝」糕餅模具

木製無柄,圖案為竹、鹿,上方有「哀感謝」字樣,為早期喪事奠禮中,喪家「答紙」糕仔時所用。 所謂答紙,又稱「答紙禮」或「答銀紙份」,即喪家接受親友之弔賻的答謝回禮。臺灣民間傳統習俗,在往生者去世後,前來弔唁的親友通常會送錢給喪家買銀紙燒給死者,俗稱「香奠 」、「楮敬」、「紙敬」,或送香燭、銀紙、花圈等禮物,而喪家為酬謝弔客,則以糕粿或胙肉作為答謝禮品。據《雲林縣采訪冊》〈風俗〉記載:「七七之後,即做百日,卒哭;謝弔者以糕粿,謂之答紙。」按古禮慣俗,喪家為酬謝弔客,通常以龜粿、糕餅答謝,亦有將胙肉分於弔者,直至日治時期以後才逐漸改以毛巾為答禮。 本件為臺南振香珍餅舖所有,振香珍餅舖創立於戰後初期,今已傳承三代,為臺南專營傳統漢餅與婚嫁禮餅之業者。

基本資訊

  • 取得方式
    不詳
  • 管理者
    饒水樹
  • 別名
    糕餅模具
  • 資料來源
    2018張耘書《臺南府城餅舖誌》,臺南市: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撰寫者
    張耘書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年代不明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存放位置
    振香珍餅舖
  • 材質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