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這次特展的部份展品,包括1977(民國66)年3月26日,由行政院新聞局頒發的「社會建設特別獎」、以及央廣以「對大陸心理作戰績效卓著」而獲得的金鐘獎座,至於左邊於1968(民國57)年的央廣麥克風,為白鐵與壓克力一體成型特製的,迥異於現代可拆卸式的麥克風。
2008(民國97)年第43屆廣播金鐘獎頒獎典禮,已於10 月24日在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行,為了追隨這個廣播界的盛會,有80年歷史的中央廣播電台,從12月30日起,在國家廣播文物館舉辦「聽。臺灣之音」史料特展,讓民眾見證臺灣的國際廣播史。中央廣播電台自1928(民國17)年8月1日南京創台至今,已有80年歷史;1998(民國87)年改制為國家廣播電台後,便以13種語言對全世界廣播,包括9種外語(英、日、俄、德、法、西、越、泰、印尼語),和4種華語(國、河洛、客家、粵語)發聲。中央廣播電台表示,特展選擇在嘉義縣民雄鄉的國家廣播文物館舉行,是因為國家廣播文物館的前身是中央廣播電台民雄分台,也是臺灣國際廣播史的發源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