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第24屆金馬影后梅豔芳

圖為梅豔芳在獲頒「最佳女主角獎」後,高舉獎座、抿嘴微笑的畫面。照片中的她一身黑絲絨改良式旗袍,頭髮梳齊,領口別緻的水滴鑽飾和長墜子耳環,襯托出她獨特又迷人的氣質。

第24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於1987(民國76)年10月29日晚上在臺北市立社教館舉行。眾所矚目的「最佳女主角獎」,陷入十分白熱化的競爭,本屆入圍的都是港臺知名影星,包括《胭脂扣》的梅豔芳、《白色酢醬草》的蕭紅梅,及《流氓大亨》的鍾楚紅;最後是由梅豔芳技冠群芳,榮登影后寶座。從小在香港長大的梅豔芳,4歲時便與家人在荔園和啟德遊樂場賣唱,直到1982年,她在無線電影與華星唱片合辦的第1屆新秀歌唱大賽勝出。在演藝事業初期,她便以獨樹一格的形象走紅,不只歌曲路線冶艷前衛,舞台衣著華麗大膽,風格更是千變萬化,因而被喻為「百變梅艷芳」。她的專輯《心債》、《飛躍舞台》、《似水流年》、《烈燄紅唇》等,以叛逆、典雅、性感等各式風格和造型,帶動香港流行樂的風潮,尤其她在1986年推出的專輯《壞女孩》,內容充滿爭議,甚至一度禁播,不過唱片仍創下72萬張銷售紀錄,並在紅磡體育館舉辦首次個人演唱會,創下最年輕女歌手入主紅館、舉行個人演唱會、以及擁有最多場數的紀錄。這位多才藝人不只在歌壇,她在電影事業的表現也同樣突出,1984年她憑《緣份》獲得第4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配角」,這次更上一層樓,以電影《胭脂扣》一舉榮登金馬影后的殊榮。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鄭怡華
  • 創作者
    馮國鏘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87/10/29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