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老莫的第二個春天》獲21屆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

圖為編劇吳念真以《老莫的第二個春天》獲得金馬「最佳劇情片獎」。

第21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於1984(民國73)年11月18日晚上7點在臺北國父紀念館隆重揭幕。入圍5項大獎的《老莫的第二個春天》,最後拿下被視為最重要大獎的「最佳劇情片獎」,編劇吳念真也以該片榮獲「最佳原著劇本獎」。今年32歲的吳念真本名吳文欽,1967(民國56)年於侯硐國小畢業、進入省立基隆中學初中部就讀,但因家中經濟狀況不佳,輟學到臺北某診所擔任藥劑員。1976(民國65)年退伍後,他白天在北市療養院圖書館擔任管理員,晚上在輔仁大學夜間部會計系進修,這段期間他開始從事小說創作,其小說多以描繪社會中下階層人民的生活為主;1978(民國67)年,吳念真開始接觸劇本創作,也逐步令人看見他的文字天賦。1981(民國70)年,他以電影《同班同學》獲得18屆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1983(民國72)年,以《兒子的大玩偶》及《海灘的一天》兩部影片同屆入圍「最佳改編劇本」與「最佳原著劇本」。這次他筆下的《老莫的第2個春天》,因內容大膽地揭示臺灣退伍軍人的晚景生涯,及老兵與原住民少女的買賣婚姻,格外引人矚目;擅於觀察社會,並勇於揭發底層人民生活的他,獨具一格的洞悉與創作力,為他拿下個人生涯第2座金馬劇本奬。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鄭怡華
  • 創作者
    陳漢中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84/11/18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