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宋楚瑜局長在受獎前,先於麥克風前致詞的畫面,港臺電影界人士包括白景瑞導演(左1)、中影總經理明驥(左2)、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港九代表童月娟(左3)等人在旁列隊,其中童月娟手上還拿著獎座,準備在宋局長致詞後,代表頒贈獎座。
第20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於1983(民國72)年11月16日晚上首度在臺北市社教館揭幕。本來都是電影界人士受獎的典禮,港臺電影界卻臨時聯合宣布將贈送「特別獎」給新聞局長宋楚瑜,讓頒獎晚會意外掀起高潮。創始於1962(民國51)年「金馬獎」,是為獎勵優良國片及優秀的電影從業人員而設立的,但隨著世界潮流的演變,許多電影界人士認為,評審角度往往過於強調主題,而忽略了藝術價值。近年來,在行政院新聞局的刻意推動下,突破了以往的形式,除聘請專家擔任評審工作外,頒獎典禮也改以晚會方式盛大舉行;典禮更從過去由政府官員主導,到現在是由演藝人員主持;同時,還特地邀請國際知名影星來擔任頒獎人,增加金馬獎的國際知名度。這使得金馬獎不同以往,逐漸朝「專業化」、「藝術化」及「國際化」的目標邁進。為此,中華民國電影界和港九自由影業一致決議,在典禮中贈送一座「特別獎」給新聞局長宋楚瑜(右),以感謝他對電影事業的關懷與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