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第4屆金馬「最佳編劇獎」得主胡金銓

圖為胡金銓(左)上台接受黃少谷副院長(右)頒獎的畫面。

第4屆優良國語影片金馬獎頒獎典禮,於1966(民國55)年30日上午10點在臺北中山堂中正廳舉行,海內外8個電影公司代表團,來賓2千多人共襄盛舉。典禮由新聞局代局長邱楠主持,行政院副院長黃少谷(右)親臨頒獎。香港邵氏的《大地兒女》榮獲本屆金馬「最佳編劇」及「最佳剪接」,出生於北京書香門第的胡金銓,在民國39年隻身離開北京前往香港,曾在蔣光超的介紹下,於電影公司擔任廣告、海報、布景等工作;後來在李翰祥導演的推薦下,胡金銓在嚴俊導演的《吃耳光的人》《笑聲淚痕》中擔任主要演員。1958年,他正式進入邵氏公司擔任演員、編劇及助導。1963,在《梁山伯與祝英台》一片中擔任李翰祥的助導;1965年正式獨立執導抗戰片《大地兒女》,該部描寫日軍侵略中國後,民眾組織游擊隊抗日的故事,才首次獨立執導,便拿下兩座金馬獎項,令人刮目相看。事實上這位能演能編能導的電影人才,最近正著手武俠片,期待能為國內帶來不同風格的電影。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鄭怡華
  • 創作者
    潘月康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66/10/30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