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族文化與國家法制衝突之轉型正義調查計畫於2019年10月7日於蘭嶼漁人部落進行深度訪談。訪談內容希望探究1945年迄今國家法制與原住民族文化衝突的可能影響面向與利害關係。
此次訪談針對水上摩托車業者在飛魚季期間來到蘭嶼做國民體育的推動與族人產生衝突,侵害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對於外來船隻影響的看法、對於過去禁說母語、出海需領「出海證」、房子改為國民住宅、更改漢姓、以及土地登記制度的實施辦法對於族人產生的影響及看法。
李蘭英為達悟族人,她提到當時蓋核廢場時,部落族人都不知情,只知道那塊土地在動工,認為可能是外地人要蓋住的房子,直到島上有人發出聲音抗議反核廢料的時候才知道那是不好的東西。她也提到要拆傳統屋蓋國宅時,部落族人沒有特別反對,只是在聊天的場合聊到說「他們要拆了耶,為什麼要拆我們的房子呢?怎麼辦呢?」在當時只是輿論而已。看見房子在拆的時候心理會疑惑說「這樣好嗎?」。當時有一位族人也在聊天的場合說有了這個新的房子會比較好、比較耐用,用自己的傳統屋時,需要去拿藤和茅草還要不斷的翻修,會需要很多的勞力,但是有了新的水泥房之後,會住的比較舒適、也不會這麼勞動。雖然當時那位族人很年輕,但是他的思考很成熟,所以當時去跟老人家講這些的時候,老人家也會參考他說的,但是他也並非決策者,只是在聊天時說出自己的想法。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