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兆申,1925年(民國14年)生於安徽,1949年(民國38年)來臺,從文人畫家溥心畬學畫,1965年(民國54年)任職故宮博物院,1978年(民國67年)任該院副院長兼書畫處處長,1991年(民國80年)自任上退職。1996年(民國85年)於旅行、講學、寫生途中,病逝於瀋陽。江兆申是位集詩、書、畫、金石於一身的文人畫家。江兆申的創作,以山水畫為主,他憑藉著凝鍊出的筆墨功夫,在畫中營造靈動的線條,生情的墨韻。江兆申喜歡寫生,但他的寫生跳脫「狀物」的層次,旨在粹取「臨場感」,融入「心眼」的主觀意識,達到「造境」的界域。江兆申的臨場感,製造一種主觀的綜合,如齊白石所說的「作畫妙在似與不似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意境與意匠合一,胸中丘壑與眼前實情相結合。江兆申畫作墨韻,輕盈飄忽極具逸趣,有別於潑墨的即興和「鬱、積、堆、砌」。西洋畫法中,也有灰色單色畫(Girisaille),在十六、十七世紀被許多知名美術家開發使用,但它的技法和獲得效果,與中國水墨作用大異其趣。當然,江兆申的墨法不同於西洋單色畫的「實」。江兆申的書法和篆刻是他構成繪畫語彙的另一系統,他的畫可以說是書法的化身。「書法化」的畫,就是文人畫的特徵之一。純粹的書法,一樣的可以解讀到它的超脫豁達。他的篆刻也自成一家。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