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雪峰,1929年(民國18年生),四川省安岳人自小喜臨芥子園、醉墨軒的畫,到了中學,續臨王芳村、陶熾昌、奠定了他素描良好的根基。遷台後在政戰學校接受美術教育,從劉獅習素描,趙春翔習水彩,之後再學花鳥於邵幼軒,經多年孜孜矻矻、勤學勵作,終能袪陳出新。鄧雪峰教授在美術系接受學院式教育之時,原先習西畫,其後專攻國畫,舉凡山水、人物、蟲魚、鳥獸,皆能專精,
鄧教授以認識文化的根基出發,認識國畫的傳統,吸收國畫的精髓,體驗各家之長,再創新的創作語言,他認為凡事「創新」,皆要先了解它的源頭,認識它是如何發展出來的,這樣才能夠在發展上找變化、尋求突破,因此,要認識國畫就要先了解中華文化有別於其他文化之處。鄧教授從傳統入手,融會自然,貫通古意而自創新猷。他吸取古人筆墨的神隨,勤於寫生,不拘泥於固定章法形式,所繪人物工穩,山水蓊鬱,而花鳥畫則渾灑淋漓,生動自然,穠麗不俗,且能自成一格,他窮畢生之力,奉獻於藝術的創作和傳承,其精神令人感佩。鄧教授研究繪畫數十年,從未改其心志,也不善矜名,創作成績早已蜚聲國內外,此次,國立臺灣美術館策辦的「鄧雪峰畫展」,展出鄧雪峰一百零八件作品,讓民眾在觀展中可以觀看到鄧先生畢生的創作全貌。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