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城鄉的變遷、社會與政治的演變,促使著在你我的生命過程當中幾乎都有一段遷徙、移動的經驗。遷徙移動經驗展現於生活日常中,影響著一個人的工作、愛情、婚姻、求學、職業、習慣等等層面,這些滲入日常生活的遷徙移動經驗,近一步可能形成社會氛圍、文化現象。
在新北市這座城市裡生活的人們,在民國40-80年代裡所經歷的遷徙移動,從異地到新北市、從新北市到異地,這些人在故鄉與他鄉之間的人生經驗,也堆疊出了新北市的面貌,以及與其他地方之間的關聯。
這份教學方案由板橋社區大學藝術課程講師與國小老師共同規劃,希望引導學生深入自己與家庭的經驗中,理解人們在遷徙移動過程裡會有哪些的心理、社會、文化現象,並且認識台灣社會與環境的變化,以藝術創作為形式,教學引導學童回家訪問家中長輩,畫出家族成員的移動路徑,並蒐集移動過程中生活記憶的重要點滴,放入家族故事盒中。打開故事盒,也打開孩子們表現與敘事的創意,早年生活記憶的各種事蹟與情感也隨著活動而傳承。
課程方案規劃以主題課程的方式,規劃連續性單元,整合國中小藝術與人文課程,並跨領域結合社會領域課程,教學活動可運用藝術與人文課程、社會課程、綜合活動進行。
照片拍攝於民國108年(2019),學童江綦恩發表從緬甸來的母親之家族故事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