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蕹菜

日語原文:

一種 ぐんばいひるがほ

豆州屬島大島の海濱暖地に生ず葉ハ甘藷サツマイモに似て葉の先凹にして軍配の形にたり莖淡紅色にして旋花ヒルカホの如く蔓延引く節と根を生じ此物蔓草部旋花の一種に載す蘭山先年福州の蕹菜大坂へ来る苗の形甘藷に似て根に塊なし葉ハ旋花に似て厚く青莖紫茎の二種あり紫莖の物を上としてといへり此物恐くはぐんばいひるかほなるべく海島の水邉にあれバ正字通の水蕹に近く


ぐんばいひるがほ(gunbaihirugaho)學名:Ipomoea biloba Forsk.

科名: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圖譜說明中譯:

生長在豆州(註1)屬島大島海濱的溫暖地區。葉似甘藷,先端凹,似軍配團扇。莖淡紅色,似旋花,蔓延生長,節處生根。此物為蔓草部所載旋花的一種,蘭山(註2)早年將(中國)福州的蕹菜帶進大阪,其苗似甘藷,根亦為塊根。葉似旋花但較厚,有青莖與紫莖兩種,然紫莖種應是指馬鞍藤。若生長於海島水邊,應與《正字通》(註3)所云之水蕹相近。(頁四後頁)


註:

註1:豆州:即伊豆國,約為現靜岡縣東部的伊豆半島及東京都所屬的伊豆諸島。

註2:蘭山:小野蘭山,1729-1810年,日本江戶時代的本草學專家。

註3:《正字通》:字典,中國明末張自烈撰,共12卷。


圖譜介紹:

《本草圖譜》為日本本草學家岩崎常正於1828年所編著,共96卷,第一至四卷書已失,流傳的版本多始於第五卷。岩崎常正,字灌園,生於1786年,卒於1842年。師於植物學家小野蘭山門下學習草藥學,為撰寫此書,曾周遊各地,甚至親自至山野考察採集藥草植物,並參考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分類及編目,加以編排,每幅植物圖據實物描繪,在圖片空白處詳細註明其名稱、生態及藥效功能,再以精細木刻五彩套版印刷而成,此套書籍內容記載超過2034種,瑰麗華美,細膩精緻,實具極高之藝術價值,除補闕《本草綱目》略圖之憾外,更為研究植物草藥學不可或缺之書籍。


參考書目:

《本草圖譜》、〈本草圖譜ノ著者ニ就テ〉《植物學雜誌》、〈從《本草圖譜》看中日本草文化交流與變異現象〉


日文辨讀:林玟君

翻譯:李翊媗

審訂:陳建文


來源頁面:

本草圖譜 45 卷 菜部 圖譜 第四頁(後頁)


技法:刷版套印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 貢獻者
    編纂者
    飯田藏太郎

    雕刻者
    本邨德太郎

    印刷者
    石塚清衛

    著作權相續者
    岩崎ちやう

    和名考訂者
    白井光太郎

    學名考訂者
    大沼宏平
  • 創作者
    岩崎常正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18/05/02

    創作時間
    1828
  • 資料使用語言
    日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發行人:岩本米太郎;發行所:本草圖譜刊行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