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原文:
本草圖譜卷之十五
東都岩崎常正著
濕草類六四十五種
敗醬(はいしゃう)を之なへし万葉集 女郎花和名鈔
山中にあり春月宿根より生ず葉ハ菊に似て長大初メ地に布秋月圓茎對生し高サ二三尺梢蘭草に似て五瓣の小黃花簇生す後箕峯楓モミヂ如き莢を結ぶ一種形狀同くして夏月花あるもの阿り根ハ蒿根の如くにして粗く敗たる醬(シヤスウ)の臭氣あり故に名づく
一種 をとこめし
是亦山野に多し苗葉大にそて白毛阿り秋月花を開く前種に同く伹白花なり此時珍說ところ之
一種 もみぢばのをミなへし
下野日光山及武州御嶽山にもあり初メ加州白山より採たるゆゑ白山を之なへしともいう葉ハも之ぢに似て高サ一尺餘花黃色にて尋常の品同じ
敗醬(はいしゃう)
一種
をとこめし
もみぢばのを之ゆへし
敗醤學名:Patrinia scabiosaefolia Link.
をとこめし(otokomeshi)學名:Patrinia villosa Juss.
もみぢばのをみなへし(momidjibanoominaheshi)學名:Patrinia triloba Matsum.
科名:敗醬科 Valerianeae
敗醤俗名:女郎花、をみなへし(wominaheshi)、おほつち(ohotsuchi)、ちめくさ(chimekusa)
をとこめし(otokomeshi)俗名:おほつち(ohotsuchi)
もみぢばのをみなへし(momidjibanoominaheshi)俗名:白山をみなへし(hakusanwominaheshi)、きんだんくわ(kindankuwa)、きんれいくわ(kinreikuwa)
圖譜說明中譯:
產於山中。春季從宿根(註1)發芽,葉似菊,長且大。初生時匐地,秋季時圓莖對生(註2),高約二、三尺,開五瓣與梢蘭草相似的簇生小黃花,後結似箕峰楓的莢(果)。另有一種外形雖相同但為夏季開花。根似蒿根但較粗,因帶有如腐敗醬料之臭氣,故名「敗醬」。
一種 男郎花
山野亦多見,幼苗葉子大且帶有白毛。秋季時開花,與前種相同但有白花。此種李時珍(註3)亦有記載。
一種 楓葉女郎花
下野(註4)日光山及武州(註5)御岳山亦有產,最初是採自加州(註6)白山,故又名「白山女郎花」。葉似楓葉,高一尺多,花呈黃色,與一般的種類相同。(頁一前頁、頁一後頁、頁二前頁)
註:
註1:宿根:某些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莖葉枯萎後可以繼續生存,次年春重新發芽,故名「宿根」。
註2:對生:每個莖節上長出二片葉子,且此二葉片相對而生。
註3:李時珍:中國明朝醫學家、藥學家、博物學家,1518-1593年,著有《本草綱目》。
註4:下野:日本古時令制國之一,即下野國,別名野州,約為現栃木縣。
註5:武州:日本古時令制國之一,即武藏國,約位於東京都一帶。
註6:加州:即加賀國,別名加賀,約位於石川縣南部。
圖譜介紹:
《本草圖譜》為日本本草學家岩崎常正於1828年所編著,共96卷,第一至四卷書已失,流傳的版本多始於第五卷。岩崎常正,字灌園,生於1786年,卒於1842年。師於植物學家小野蘭山門下學習草藥學,為撰寫此書,曾周遊各地,甚至親自至山野考察採集藥草植物,並參考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分類及編目,加以編排,每幅植物圖據實物描繪,在圖片空白處詳細註明其名稱、生態及藥效功能,再以精細木刻五彩套版印刷而成,此套書籍內容記載超過1961種,瑰麗華美,細膩精緻,實具極高之藝術價值,除補闕《本草綱目》略圖之憾外,更為研究植物草藥學不可或缺之書籍。
參考書目:
《本草圖譜》、〈本草圖譜ノ著者ニ就テ〉《植物學雜誌》、〈從《本草圖譜》看中日本草文化交流與變異現象〉
日文辨讀:林玟君
翻譯:李翊媗
審訂:陳建文
來源頁面:
本草圖譜 15 卷 濕草部 圖譜 第一頁(前頁)
本草圖譜 15 卷 濕草部 圖譜 第一頁(後頁)
本草圖譜 15 卷 濕草部 圖譜 第二頁(前頁)
技法:刷版套印
印刷日期:大正六年一月廿六日
發行日期:大正六年一月廿九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