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進步的科技,使藝術表現內涵及媒材,亦反應於創作中,其相互的關連,更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在西方科技藝術發展領域中,蔡文穎先生的突破性創作極受藝壇重視,並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名聞全球的高級視覺研究中心的獎金來繼續藝術研究。畢業於美國密西根大學機械工程系,經歷了九年的工程師工作及晚間修習藝術課程的生活後,由於對藝術的狂熱,辭去高薪之工程企畫工作,專心於藝術創作;雖曾惋惜與徬徨,但,終能利用其機械工程的豐富知識與藝術的造詣,開拓創作的領域,創作出獨特風格的作品。此次「蔡文穎動感藝術展」展覽,展出蔡先生作品十八件,蔡先生更依據國立臺灣美術館展覽室的空間及特有給水及動力設備,創作電子動力環境一景──人工智能雕塑,強調的是「帶著你的音樂,震動出雕塑品及水的美妙旋律」。蔡先生的作品,將機械理論上研究之震動效果,實現於藝術創作之中;含有東方美學氣質的展現,正如評論家Willoughby Sharp所說「蔡創造出一種具有活力且無窮感的範疇空間……,蔡應用了科技產生了奧妙的美學」。
主標:蔡文穎動感藝術
展覽時間:1990/10/05~10/27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尺寸:長77公分、寬52.5公分,厚度0.30公釐(含護貝)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