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中元普度之經衣

中元普度之經衣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經衣,又稱巾衣或更衣,紙張顏色為黃色,上面通常印有衣服、鞋子、剪刀、鏡子、梳子等物代表日常生活用品,於普度中代表吃食外,也有日用品供孤魂野鬼使用。數量上則依道長評估,通常與祭品數量相稱。

經衣為中元普度時期祭拜好兄弟時使用,與祭祀神明的金紙有所區別。首先用於農曆7月14日燃燒水燈頭前的科儀祭拜時使用,《雞籠慶讚中元——己卯年林姓主普紀念專輯》中描述到,經衣與其他的酒、牲禮、果品、銀紙等祭祀用品放在水燈頭前祭祀,祭拜完後撤供,化掉部分銀紙、經衣,並將剩餘銀紙、經衣塞滿水燈頭內,點燃施放於水流上。隔天,也就是農曆7月15日在普度供品前燒給孤魂野鬼,也有建議應該分成飯前、飯後化給好兄弟。而去陰廟祭拜者也會使用四色金、經衣與銀紙為主。

普度代表著人們對孤魂野鬼的憐憫與懼怕,而經衣呈現人們不僅照樣將日用品提供給好兄弟外,同時也劃分出界線,表達人鬼神之差異。

創用CC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D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D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D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雨都漫步
撰寫者
吳冠萱
創作者
雨都漫步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9/08/15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