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水燈」為建國百年時,雞籠中元祭適逢劉唐杜姓氏主普,參與宗親會活動的紙糊工藝師杜振豪先生所構思製作,配合建國百年的主題,並融合天、地、人三界概念,製作出高度約1層樓半、寬12呎的水燈頭。
水燈頭為每年中元普度期間,由各姓氏宗親於農曆7月14日各姓氏依序遊行,最後抵達八斗子望海巷,並在子時施放。其目的在於為水上孤魂指引路線,上岸享受普度期間的祭品。
根據2020年4月9日口訪紙糊工藝師杜振豪,杜振豪先生表示水燈頭製作會與當年花車主題互相搭配,製作材料的紙質選購進口、較厚的紙張,避免遇到下雨沾濕破掉。完整的水燈頭製作約需花費兩周時間,頭兩天架構骨架,接著嵌電燈、配電線,確認整體光點。接下來進行糊紙、以及最後的裝飾,而糊紙過程中也須避免紙張裂開,而花費較多時間等待糨糊乾燥,再進行裝飾和人物擺放。製作完畢後會先貼上符咒,直到放水燈當天,淨撒後將符紙撕掉、將水燈放上花車準備遊行。
製作出百年水燈的杜振豪先生也在隔年被文化部登錄為文化資產技術保存者,而百年水燈揉雜了傳統與現代的理念,也首度以超越過往規模大小的樣態展出,並強調其藝術品價值,不只喚醒人們對水燈頭製作與其文化意涵的重視,也跳脫水燈頭僅作為祭品之意涵。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