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東成功老船長張旺仔的「龍驣號」首次下水

照片為張旺仔的新船「龍驣號」首次下水時所拍攝。1969年(民國58年)張旺仔(1931-2024)與哥哥集資新台幣18萬5仟元建造新船「龍驣號」,選於10月10日國慶日下水,照片中可見船上掛著祝大魚的滿載旗,船艙上方還有「慶祝國慶」的橫聯,以求好運。

新港漁港(成功漁港)是日治時期臺灣東部第一座漁港,也是捕獵旗魚的重鎮。「鏢旗魚」是成功鎮傳統漁法,據張旺仔描述,漁船通常在清早出發,鏢旗手站在鏢魚台上,與船長及其他船員配合,在大海中憑藉肉眼,找尋旗魚覓食的身影。當看到旗魚浮露出尾鰭或背鰭時,鏢手眼神要準、力氣要夠,才能把鏢槍投出、命中旗魚。而鏢桿重達20公斤,鏢旗手一次必須投 5至10 公尺遠,技術門檻高,職業傷害大,在當代難以找到傳承人,如今已漸漸失傳。

張旺仔,1931年(昭和6年)生,恆春南灣人。1941年(昭和16年)隨家人搬遷到臺東成功鎮。18歲開始上船捕魚,20歲時曾與沖繩漁民出海鏢魚,張旺仔討海近50年,見證在地漁業發展與傳奇的。

基本資訊

  • 取得對象
    鄭國正
  • 資料來源
    2020-11-10鄭國正田調資料整理
  • 撰寫者
    鄭國正
  • 創作者
    張旺仔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69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