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南中國城東側正面照

臺南中國城東側正面照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臺南中國城東側正面照

照片為2009年(民國98年)董日福先生拍攝,拍攝建築物為臺南中國城,由東往西拍攝。此處原是1926年(昭和元年)臺南運河的船溜及碼頭,1978年(民國67年)臺南市政府填海造陸為商業用地。同年,此工程由北屋建設(臺北房屋)得標,運河東段碼頭填平後,闢設大型購物中心「中國城」,即是照片中的樣貌。但後續因為臺南市商業發展移轉到東區,此處沒落,加上治安不佳,市民及民代皆疾呼重整。2016年(民國95年)都市更新計畫實施完成,中國城拆除,並規劃為市民休憩用廣場,2020年(民國109年)正式完工,留下部分建物遺構,以市民親水公園「河樂廣場」的面貌開幕。

照片的中國城這面,為商場及地下街的東側入口,而西側鄰運河端是住家及中國城大戲院入口。照片左側紅色建物已經整修,現為臺南市警局第二分局的中正派出所,住址是中西區中正路347號。派出所前原是臺南往安平的公共渡輪「碰碰船」的搭乘處。此派出所鄰近運河,而運河自日治時期即常有人輕生跳水,故聽說此派出所進駐的員警,都需有會游泳技能,才能在需要之時,能下水救援。

戰後臺南市區因地下水管鋪設缺乏,民生用水多往運河排遺,水質污染日漸惡臭,加上橋樑架設高度過低,船隻無法通行,漸失航運用途,地方上建議應該填平造陸。得標建設中國城的臺北房屋建設公司(北屋)董事長葉條輝,發明臺灣房地產常見的預售屋、樣品屋等等制度,並創辦《臺北房屋》(後《房屋市場》)雜誌,宣傳教導建築相關知識(也有某種程度指向其當時的建案) 。另外,在中國城興建的過程中,其實北屋已宣告破產,由國泰人壽、國華人壽、鈴木機車、長億建設四間公司聯保償債,因此中國城中銷售空屋也分屬四處,埋下後續管理經營危機之伏筆。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所在地-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台南中國城
免費進場
史料時間
日期
2009-01-01


類型名稱
拍攝時間


所在地-緯度
22.993362
所在地-經度
120.1956135
是否開放
參考資料
董日福(2009年)。1963今昔雲煙塵封半世台南運河。作者自費印刷。
時間分期
1983年~2009年
撰寫者
「船河搖呀搖—臺南運河與船舶記憶調查暨數位影像呈現第一期計畫」計畫辦公室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