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百果樹

甫踏進紅磚屋,便能看見一棵果實纍纍的大樹佇立在中間,像是支撐著整間咖啡廳的梁柱,陪著紅磚屋與來來往往的人客。

          將大樹暱稱為「百果樹」的靈感出自於黃春明老師受小朋友喜愛、動用最多小朋友演出的兒童劇「我不要當國王了」裡,一棵能夠長出百種果子的神奇樹。高低不一地垂吊在樹上的果實,皆是黃大魚劇團與黃春明老師親手包油紙製成,每顆果實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型態等著有緣人發現,黃春明老師曾對小朋友說:「你看它像什麼水果就是什麼水果,如果這次看不到你想要的水果,下次來,說不定它就為你長出來了」,一百個人看到的果實就有一百種型態,也因此紅磚屋的「百果」之所以是百果,正是希望大家能夠發揮想像力,找到屬於自己的果實,樹上的果子們便也收藏了百位以上的果實樣貌,成為名副其實的「百果樹」。百果樹最令人感到溫馨的地方,是那麻繩纏繞的樹幹上,鑲滿送給紅磚屋的念想。孩子們天馬行空的塗鴉、旅人們殷殷寫下各種祝福與遊記分享;遠處捎來的明信片、夥伴們燦爛微笑的合照,百果樹不只是一棵想像之樹,也是被這些回憶灌溉茁壯的記憶之樹。

          而後因緣際會下,紅磚屋種下第二棵百果樹,期盼讓民眾與鄉土文學有更深連結。結合科技,新百果樹的果實收錄黃春明老師親自朗讀錄製的聲音作品:<青番公的故事>、<等待一朵花的名字>、<甘庚伯的黃昏>、<呷鬼的來了>四個故事,並另設作品手稿之掃描提供給遊客們觀賞春明老師寫作時的思考,供有緣人坐在樹下,細細聆聽黃春明老師訴說一個時代下,小人物們生活的故事。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李一品
  • 創作者
    黃春明、黃大魚劇團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12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材質
    麻繩、油紙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