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照片是劉培智先生(1927-1979)赴歐洲進修回來後,帶妻子王碧客女士(1931-)子女去台北市旅遊時在圓山動物園所拍攝的生活照,當時假日去圓山動物園玩是許多小朋友最喜歡的活動之一,該座動物園的正式名稱為台北市立動物園,但1950、60年代許多人因其所在地點兒稱其為圓山動物園,後於1986年搬遷至木柵。王碧客女士身著棉質暗綠色飾碧綠色緄邊旗袍,簡單剪裁沉穩色彩,展現屬於母親優雅溫婉的氣質。
台灣女性穿著的旗袍流行樣式主要是在日據時期引入,1930年代台灣各地百貨公司林立,並將當時身為東方流行重鎮的上海的時尚帶入台灣。一件式的旗袍和西式洋裝,涼爽、漂亮、節省布料又相當時尚,適合台灣夏季的炎熱,讓台灣女性蔚為潮流。直至日本政府大力推廣皇民化運動,有意降低具有中國色彩的服飾,穿著中式服裝的台灣女性逐漸減少,後又為了方便二戰空襲逃難,旗袍基本自台灣街頭消失,直到台灣光復後,旗袍服飾再度流行。但旗袍在台灣成為女性普遍服飾是在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台灣成為中央政府所在,隨著官夫人穿著「中式旗袍」出席重要場合,1950、60年代,旗袍成為女性外出穿著的正式服飾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