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華,1977年生,「鼎灣開帝殿」法師,任職於「湖西鄉公所」,在開帝殿中生代法師中,陳國華熱心積極參與法事,開帝殿大小廟會幾乎都可看到他的身影,目前還協助開帝殿在臺南的分靈廟「開興堂」傳承鼎灣法脈。陳國華念高職時坐禁習法,經常跟在前法師長蔡再日(已歿)身邊,他的年紀還稱不上耆老,因長期服務宮廟、扶童,知曉許多神明聖蹟和地方奇聞。
鼎灣開帝殿主祀開天仙帝,即「神農大帝」,本則傳說為陳國華親身經歷,當時他正學習小法,要協助神明濟世,在他所面對過的信徒狀況中,本次經驗算是時間長、難度高,進行的法事也多,所以印象特別深刻。
本則傳說反應民間信仰的許多概念與現象,例如:並非任何事情神明都可介入,尤其是因果問題,若對方是奉旨來討債,那麼神明只能幫忙協商,本則傳說裡,當開天仙帝決定採取較為強硬的手段時,仍需到登香臺稟告上天,取得上天同意,作法的結果是達成協議,大王離開,而非消滅。此外,神明濟世救人,以取得濟世令為佳,在身份上名正言順,階層也較高,開帝殿的開天仙帝即為領有濟世令的神明,因此常有民眾前來問事。
從本則傳說還可以看出,神明有個性上的不同,也有專業上的分工,鼎灣人認為開天仙帝較仁慈,面對邪魔,以勸戒、協商、談和為優先,先禮後兵,非不得已不輕易開殺戒;開帝殿的真武大帝個性較剛正強硬,一言不談或談判無效,就是先斬後奏了,若說要斬妖除魔,就得請出真武大帝不可,而神明辦事,皆需要小法的協助,小法在澎湖民間信仰裡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